寶寶“歪脖子”是賣萌還是???
添加時間:2020-12-01 10:13 作者: 彭芬 瀏覽:
“醫生,我家孩子穿衣服總是溜肩,您幫忙看看。”
近日,湘潭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收治了一名3歲的患者。家長在2年前發現孩子頭頸部向左側傾斜,逐漸出現面部不對稱、頸部腫塊,但未引起重視,現因癥狀進行性加重而就診。肖戟主任查看后,發現患者頸椎輕度右側側彎,頭頸部向左側傾斜約15°,左側胸鎖乳突肌可觸及條索狀硬物,予以左側先天性肌性斜頸矯形手術?;颊咝g后恢復良好,傾斜矯正,醫囑繼續使用頸托及支具制動外固定三周。
什么是斜頸?是由于一側頸部肌肉發生攣縮或頸椎發育畸形導致頭部向一側歪斜引起的疾病。分為先天性肌性斜頸、先天性骨性斜頸和痙攣性斜頸。
如何判斷?
“兩看一摸”:一看寶寶兩邊臉頰是否對稱;二看寶寶下巴是否偏歪,是否偏向健側;三摸胸鎖乳突肌是否有結節。
小兒斜頸六個月內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按摩,早治療。
保守治療:
1、 寶寶取仰臥位,頭向家長,家長坐于床前,一手托住患兒頸枕部,用另一手拇指按揉患側的胸鎖乳突肌5分鐘。
2、 家長拿捏患側胸鎖乳突肌的腫塊2分鐘,拇、中、食三指仔細拿捏。稍微加大力量,輕揉交替,以免寶寶劇烈哭鬧。
3、 一手扶住患側肩部,另一手扶住寶寶頭頂,使寶寶頭部漸漸向健側肩部傾斜,再按住健側,將頭轉向患側,使胸鎖乳突肌拉長,反復操作5次。
4、 配合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腫塊吸收。
5、 家長也可在日常給寶寶哺乳、視物、懷抱以及睡眠時使用玩具等使寶寶頭向健側轉動以幫助矯正畸形。
如保守治療無明顯效果或者年齡超過一歲,家長應積極重視,及時進行手術治療,給寶寶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